从小到大,我极少用两面针牙膏,过去两面针公司炒股的时候,我更加不用,因为我认为不务正业的企业,他们对消费者不会有负责任。这十年来用安利的最多,其次是黑人牙膏。但今年开始又用两面针牙膏,感觉两面针少部分产品比过去好了不少,所以安利牙膏也慢慢不怎么用了。大概这六七年来炒股亏钱亏得太惨吧,所以两面针不得不慢慢提高一些产品质量了,不然只能关门倒闭。
虽然我们经常提倡要爱国,要消费国货,但国货很多时候还真让失望,甚至很无语。因为质量太差了,与发达国家比还差很远。我记得我过去因为喜欢听佛教音乐,所以最少买过十多台佛唱机,但遗憾的是,没有一台是长命的,大多几个月就坏掉了。所以后来我宁愿用电脑网上听佛教音乐,也不会再继续买佛唱机了。尽管电脑长时间播放也会烧掉电脑,但最少比佛唱机长命多了。
即便是运动服运动鞋之类,与阿迪达斯和耐克比,也同样差得很多。我一条阿迪达斯的运动裤,穿了五六年,裤头还很紧,所以现在仍然经常穿,但买国内的那些,一年左右就很松了,所以就早就丢掉了。而皮鞋之类的就更加不用说,质量比国外差得更多,国外的皮鞋鞋底都很好,都很耐磨,但国内的就不敢恭维了。
而高端产品,如电子电器,手机,汽车,机械设备,医疗器械,药品(中药除外)等,就差得就更远了。老实说,我不愿意打击国货,但国货也太不争气了!如果质量差不多的前提下,相信绝大部分国人都会选择国货,毕竟这既可以保护自己的消费权利,又可以表示爱国和有民族自豪感。
可笑的是,我们的很多中国企业都不重视产品质量,都急功近利,都想赚快钱,所以在产品质量还没有大提升的时候,就大肆扩张,不少不但大肆在国内盲目扩张,还跑去国外盲目大肆扩张,甚至为扩张而任何代价,从而导致惨重的亏损,这在国企中最常见,大概国企的钱来得太容易了,大都靠垄断和野蛮霸道赚来的。
如在沙特修建的铁路就亏损高达四十亿以上,那些矿业就更加不用说了。很多国企都是一副纨绔子弟和败家子的形象,不断厚颜无耻地挥霍人民的血汗钱。所以,对于中国北车在美国赢得的地铁大单,个人一点都不看好,因为恐怕又是一个沙特悲剧的重演。
中国不少企业如果不大肆扩张的,要么是得过且过,要么是不务正业,而疯狂去玩资本运作,如或囤积土地,或炒股,或炒房,或炒汇,或炒其他稀缺物品,甚至放高利贷。独立自强和奋发进取的企业少之又少。而国外很多企业都是靠自己独立自强和奋发进取做强做大的。大概中国改革让的红利太多了,反而纵容了他们好投机和倒把和不务正业的毛病。
很多中国企业都是不切实际地盲目去大肆扩张,妄想不用自己努力而通过做大来慢慢做强,这有可能么?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产品,你怎么去做大做强,在你还没有做大的时候,市场会先灭掉你。看看这几年来破产和倒闭的那些企业,哪个不是被市场灭掉?
看看国外企业,如苹果,当年输给微软,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和转型,不断做强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所以这几年来苹果成功了,然后把微软狠狠比下去。所以啊,中国企业与其冒险又盲目地去做大,不如先好好做强先,只有做强了,才能够在市场中不到赢得竞争优势,然后不断赢得市场份额,水到渠成式的让其自然的做大。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先做大然后再来快速做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做强需要时间,不是有钱就能够做到的。
【后语】中国是钢铁大国(量),但不是钢铁强国(质);中国是汽车大国(量),但不是汽车强国(质);中国是“贴牌大国”(量),但不是品牌强国(质)——这才是“质量”的真正内涵:先求质,再求量。企业应该是先做强(质),然后再考虑是否做大(量)。
Copyright © 2010-2019 sl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