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31-80514816 入网指南|联系我们|发布求购

热门关键词造粒机 / 聚乙烯 / 再生料 / 模具 / 助剂 / 原料 / PE / PP / ABS / 塑料机械 / 挤出机 / 破碎机
全球经济再平衡影响中美储蓄率相向而行
来源:华夏时报 日期:2019-12-20

  时光进入2020年,作为全球两个最主要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储蓄率出现相向而行的态势,尤其美国的储蓄率回升明显。

  2008年前,中美之间的经济失衡是当时学术界谈论最多的话题,直到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当时有些学者认为,中美经济的失衡是发生金融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危机只是从失衡达到平衡的一个自我调整而已。

  当时中美之间最大的失衡还是储蓄率,中国储蓄率过高,消费过低;美国消费过高,储蓄率过低。这形成中国的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过剩的储蓄进入过剩的投资,过剩的物品被出口给美国,以满足其高消费,这导致中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依赖投资,美国制造业进一步空心化,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外汇储备达到4万亿的历史高点。

  自从发生华尔街金融危机后,经过差不多十年的调整,其中人民币升值大约30%以上,中国货币政策一直处于宽松状态,未来还可能将宽松下去;而美国从降息量化宽松然后多次加息,今年来又停止降息。

  中国经济下滑压力越来越大,而美国经济从数据上看,仍然在时阴时晴的状态。然而从储蓄率上看,美国的储蓄率出现了触底回升的局面,而中国的居民存款增速也在连降10年之后,重拾增长。

  中国的存款增速在2008年后基本都是下降的,但是从2017年开始存款增速开始攀升,2017年前我国居民存款一直是下滑的,从2008年到2017年,差不多10年间,城乡居民存款增速从18%下滑到了7%左右。而今年第三季度,居民存款增速又回升到了14%以上,我国居民存款增速重拾高速增长。

  从储蓄率来看,中国的总储蓄率在2018年末达到45.7%,相较于2017年末的46.4%有所下降,目前是45%,一路下滑,不过目前还是世界第一。中国总储蓄率最高的数据是2010年年末达到51.5%。

  美国的储蓄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攀升,在2012年12月达到峰值12%,此后小幅调整。最近两年又开始上升2018年平均储蓄率达到7.7%,2019年则几乎一直保持在8%以上,最高升至8.8%,开始逐渐上涨。

  笔者认为,尽管最近两年中国存款增速在攀升,但此次存款增速的攀升是金融去杠杆导致的,但是总的储蓄率肯定还是下降的,因为存款增速的下滑快于可支配收入的下滑(不过未来如果出现可支配收入的下滑,储蓄率可能还会反弹)。

  2008年前,中国储蓄率过高,主要是亚洲人的消费文化,谨慎心态,根本上其实还是社会保障过低所致,而美国经济则是一个成熟的状态,社会保障比较完善,风险偏好低,所以储蓄率也低。

  从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来看,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动趋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先经历大幅扩张,之后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中国的调整滞后于美国,对美联储有较强的跟随性。危机后,美联储实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导致对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扩大,中国出现长期的顺差,造成了外汇储备的积累和外汇占款的大量投放,这导致中国基础货币进一步扩张。

  然而此后两国的资产负债表开始分化,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开始收缩,而中国资产负债表趋于稳定,并有小幅扩张。

  截至2018年底,美联储资产规模距量化宽松结束时已经收缩4063亿美元。2019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从本年5月开始减少缩表规模,到9月完全结束缩表。每年大约下降7%。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基本保持稳定,小幅扩张,大约平均每年扩张2.5%。

  然而,从2014年开始,中国外汇占款出现大幅度减少,截止2019年11月末,我国外汇占款是21.2万亿元,而2014年年末最高峰时期是27万亿元,4年时间减少6万亿元,

  这几年中国外汇占款下滑严重,但是资产负债表还是扩张的,原因在于央行创造了各种麻辣粉资产,比如MLF等等,这些填补了外汇占款流出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

  因此,我们看到美国储蓄率在反弹,我国的储蓄率仍然在下滑,这当然主要是人口形势导致,但是央行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对储蓄率也有影响。本质上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一个过程,未来随着美国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其储蓄率还会上涨,而中国由于人口因素等,储蓄率还会是一个下滑的过程,最后要寻找一个平衡的点,不过目前还没找到。

上一条:亚马逊和星巴克等近91家美企2018年未缴联邦税
下一条:多国央行维持宽松利率政策 上周全球主要股市普涨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
服务热线:0431-80514816  81324678    电子邮件:slceoo@163.com
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  给我发消息  1277319168 

Copyright © 2010-2019 sl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吉ICP备170032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