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31-80514816 入网指南|联系我们|发布求购

热门关键词造粒机 / 聚乙烯 / 再生料 / 模具 / 助剂 / 原料 / PE / PP / ABS / 塑料机械 / 挤出机 / 破碎机
20位专家探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路径
来源:机器人协会 日期:2019-06-24

  据科技日报报道,6月17日,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从和谐友好、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开放协作等角度,为我国人工智能法律、伦理及社会问题研究打了一剂强心针。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而言,除了法律伦理层面,关键技术与落地应用同样是影响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20位人工智能专家在《前沿科学》杂志撰文探讨中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发展现状与产业化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卷首语中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氛围活跃,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但我们仍需正视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和伦理、法律研究等领域与国际水平间的差距。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也提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需形成合力,持续加强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技术与产业的互融互通,建立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智能行为的能力,打通数据孤岛,形成连接多领域的知识中心,支撑新技术、新服务和新业态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服务。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认为,在大数据、深度学习与计算能力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新一代人工智能解决了相对简单的感知智能,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突破机器的认知能力,将人工智能深入应用于人类生活,还需要科研与产业的深入探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黄铁军表示,应该坚持开源开放原则,倡导开源共享,只有将作为支撑的基础平台全面开源、接受监督,才能得到信任、采纳和广泛应用。“作为一项辐射性极强的基础技术,人工智能只有开源开放,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从2年前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发布,到今年4月欧盟推出的《可信赖人工智能道德准则》,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人工智能列入国家战略,力争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交融的人工智能世界正在快速形成。

上一条:科莱恩色母粒于泰国建立区域包装中心
下一条:90亿,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正式开工!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
服务热线:0431-80514816  81324678    电子邮件:slceoo@163.com
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  给我发消息  1277319168 

Copyright © 2010-2019 sl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吉ICP备170032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