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的地位不容置疑,数据显示,从塑料被发明开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生产了约83亿吨塑料。
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PET塑料超过4000万吨,广泛应用于饮料瓶、服装纤维、电子元件等。废弃的塑料垃圾只有很小一部分被回收利用。
针对废弃塑料回收难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与绿色工程团队研究出一项针对PET塑料回收的科研成果——离子液体催化降解PET塑料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是离子液体,而离子液体则是一种全部由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新型化合物,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一类新物质,离子液体几乎没有挥发性、不污染空气,是绿色化学研究的前沿,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目前,过程工程研究所已经将离子液体用于塑料垃圾和二氧化碳回收、动力电池电解液等研究领域。
在离子液体的运用方面,它可以使传统技术下处理难度较高的塑料垃圾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从理论上来说,它的降解率可达到100%,可以使塑料品质不会降低。
在塑料回收利用方面,物理法是目前在中国普遍应用的塑料回收技术,物理法主要靠高温熔融,虽成本低廉,但弊端也明显,化学法则是把塑料降解到单体再聚合成聚酯切片,比物理法复杂得多,成本也相对高昂。而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离子液体则可以取代传统催化剂,它不仅反应效率提高、新鲜水用量减少、减少能耗,同时还使经济性得到了提升。
2017年7月,中国发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禁令颁布后,流入中国境内的塑料垃圾数量锐减,而一直高度依赖垃圾出口的欧美发达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垃圾处理、回收难题。
就在今年,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拟与英国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计划在英国建成万吨级装置,离子液体催化降解PET塑料绿色技术将助力当地解决塑料回收困境。
废塑料回收难的问题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说:“未来,我们希望能搭建起‘绿色技术体系’,将基础科研与应用紧密结合,加速其工业产业化,为生产的‘动脉’打造一条回收循环的通畅‘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