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31-80514816 入网指南|联系我们|发布求购

热门关键词造粒机 / 聚乙烯 / 再生料 / 模具 / 助剂 / 原料 / PE / PP / ABS / 塑料机械 / 挤出机 / 破碎机
塑料回收问题系统解决方案,一次性塑料包装回收论坛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日期:2018-10-30
  微塑料为餐桌代“盐”、人类粪便中发现微塑料、人类繁殖能力随着使用塑料使用增多直线下降、海洋污染、白色污染,欧盟在10月24日通过禁止使用10种一次性塑料,伴随着人们对塑料环境意识的高涨,10月25日,由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主办、微信新媒体“废塑料新观察”承办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回收论坛在棕榈泉北京中心隆重举行。
  论坛的举办主旨:寻求一次性塑料循环利用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塑料污染环境的问题。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原联合国环境署中国代表处项目官员蒋南青主持了本次论坛。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旺发表欢迎辞。他表示:塑料是人类为了寻找替代象牙制作台球的材料而发明,诞生之时就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高贵的环境气质,人们大量使用塑料但是忽略的回收的责任,使得塑料废弃物成为环境问题,必须找到让塑料循环起来的系统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包括政府都是塑料的使用者,都是废弃塑料的产生者,都不能置身事外,都要为此做出改变和努力。
  一次性塑料包装行业倡导包装绿色化
  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制品委员会、中国快递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及电商包装企业做专题报告。各位演讲嘉宾都倡导塑料印刷包装绿色化,并为塑料包装物污染问题及塑料回收循环问题的解决献言献策。中国合成树脂协会热成型分会会长何智亘在发表主题演讲“促进环保回收——提高一次性塑料包装回收比例的提议”时也强调,在生产者与使用者共同承担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理念下国人携手合作共同配合政策推动国内“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是保护生态环境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制品包装委员会的安小建指出,食品包装行业千亿产值,解决塑料包装产业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其核心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据统计,2017年中国的快递量达到400亿件,2018年上半年就达到了220亿件,快递量是美国的2倍。如此大体量的快递量,必然导致各种包装问题的发生。中国快递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焦铮介绍说。
  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制品委员会专家王金强说,一年塑料编织袋行业1200万吨以上的聚丙烯的使用,回收再生确实需要建立闭环体系。如何能让一次性塑料包装更加环保、绿色?广东天元集团的专家周孝伟表示,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推行包装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及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他认为,这是塑料包装未来的一个趋势。EPS做为最常见的包装材料之一,英科股份的全球采购、全球分销的全产业垂直一体化模式让与会代表叹为观止,作为代讲人的王旺常务副会长表示,英科是世界级的企业,绝对有资格获得地球卫士的称号,这是用商业的实践改变塑料循环难题的中国最佳案例之一。一个企业的商业成功,让一类废弃物变成硬通货,全球强力回收,全球可能绝无仅有。中国也是全球再生塑料应用最丰富国家。
  如何让塑料循环起来?
  目前,塑料回收和循环问题,国际、国内都高度关注,艾伦·麦肯阿瑟基金会提出的新塑料经济理念,把塑料循环上升到经济学的一个高度。艾伦·麦肯阿瑟基金会,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英国的NGO组织,一直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加速转型。
  范华星提出艾伦·麦肯阿瑟基金会的三个愿景:建立有效的用后塑料经济,提升塑料的经济价值、大幅减少进入自然系统的塑料,消除负面外部效应、切断塑料与化石原料的联系,转向使用可再生原料。她认为,塑料循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拟定于10月29日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国际会议,由艾伦·麦肯阿瑟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署一起发起,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将作为中国唯一一家行业组织以NGO的身份参与并加入“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的行列,协会秘书长蒋南青博士将代表协会出席29日的巴厘岛国际会议。
  国内科研界、大学机构在一次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和循环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科院早在2017年5月就开展了针对一次性塑料污染环境问题的专项研究。来自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城乡矿山集成技术研究室的李德念博士,在演讲时提出“城市矿山”的概念,围绕“一次性塑料制品废弃物治理及生物降解塑料应用”发表专题演讲。李博士表示,中科院正在进行的这个课题是重大咨询项目,是给国家咨询的,对待各种行业的废弃物,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一些宝贵的数据和想法,汇总反馈给国家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促进全国的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温宗国教授团队的张宇婷博士,发表题为“一次性外包装和循环再生利用的政策和实践”的演讲,介绍了他们在一次性垃圾在全生命周期分析的最新进展。
  演讲中,张宇婷博士着重讲述了一次性外卖包装物的环境影响评估,以及对这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企业界也有一个全周期的案例,从回收到循环,到利用,到再回收,实现一次性塑料循环利用的闭环。PET分会的执行会长、苏州玖隆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国明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家,建立了废品回收系统,并进行回收处理,成为可以再利用的工业原料。
  他强调废塑料行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改变传统回收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促进行业规范化、现代化,形成长效机制。演讲中,唐国明执行会长分析了PET瓶片加工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再生处理中的难点,他认为,PET瓶标签的设计对于后期处理非常重要,必须让设计对处置负责。
  唐国明董事长所讲述的“再生回收的痛与梦”,让我们意识到塑料回收和循环利用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需要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地介入。来自中国化工大学张冰化工团队的梁畅博士,介绍了与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合作研究的项目《中国塑料循环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征集方案》工作进展。她指出,目前需要开展的工作,一是确保参编企业,组建联合工作组;二是加强与地方工业园区合作,确定重点区域及政策配套;三是提出EPR相关模式和试点方式;四是面向重大项目申报准备,建立筹备工作组。
  全产业链共同承担责任
  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靳敏教授团队郭甲嘉博士,发表题为“中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成果和瓶颈”的演讲。郭甲嘉从生产者发展历程,起源和目的;当前我国实行EPR制度的一些主要问题;解决策略的思路,等三个方面梳理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全球形成、发展,以及未来走向的一个脉络。
  中国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最早的企业之一,盈创公司的刘学颂副总裁,发表题为“一次性塑料包装物智能回收体系建设与实践”的演讲,介绍了盈创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面的商业实践和探索。盈创一直在实践和探索瓶到瓶全循环的模式,从废弃饮料瓶到智能回收机,再通过反向物流到再生工厂,然后加工成切片,切片销售给饮料公司,做成再生的新瓶子,最后再进入消费市场。这是一个饮料瓶全循环的同质化的转化,是直接可以全流程循环的模式。
  刘学颂副总裁认为,在中国,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也是一个不可逆的大势所趋。环保部最近的有关农药包装、农膜包装的问题,都是非常明确地提出包装物和生产者必须负责。这都是一些信息和趋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中国将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减塑”和“禁塑”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尼傲科技总裁孙巍在论坛发表题为“塑料循环利用智慧解决方案”的演讲,强调快递绿色包装,抛出“纸和塑料谁更环保的命题”。一撕得合伙人、副总裁刘焕然和国际竹藤组织的TristonLee Hao San也介绍了能够替代一次性塑料的产品。比如,一撕得的St30和国际竹藤组织的竹子制品。
  一次性塑料循环联盟倡议
  论坛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蒋南青博士提出建立“一次性塑料循环联盟”的倡议。蒋南青秘书长说,鉴于中国对于全球塑料包装回收利用和气候变化的主要作用,特别呼吁发起成立一次性塑料循环联盟。旨在推动相关一次性塑料相关上下游产业的联合互动,搭建平台,以促进:
  提高一次性塑料洁净回收率;提高一次性塑料再生利用率;推动替代技术的推广;倡导公众宣传,提高对塑料的正确认知。
  话题圆桌:全社会行动
  论坛最后一个环节是话题圆桌:全社会行动。旨在让全行业、各个环节的人和企业都行动起来。来自WWF中国负责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金钟浩先生,中华环保联合国际部的倪垚,上海仁渡海洋公益发展中心的肖峰,零废弃联盟的谢新源,是杰出的NGO的代表,4位代表跟蒋南青秘书长一起,讨论NGO在消除塑料废弃物行业中的作用。本次与会的演讲嘉宾均是公益演讲,为感谢各位演讲嘉宾的精彩演讲以及对塑料循环利用行业发展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协会特颁发“塑料循环行动先锋”荣誉证书,以表达对与会演讲嘉宾的感谢和敬佩!
上一条:首次确认!人体已被微塑料污染 污染源不仅是海洋
下一条:再生PET:上游延续弱势 新旧料价差缩窄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
服务热线:0431-80514816  81324678    电子邮件:slceoo@163.com
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  给我发消息  1277319168 

Copyright © 2010-2019 sl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吉ICP备170032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