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污染防治刻不容缓。国务院于7月初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措施来积极落实,以确保到2020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更大的成效。近期,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已进驻结束。而再生塑料行业,作为近几年环保督查的重点方向,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毋庸置疑,“绿色”已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主旋律。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了禁止固废进口、中央环保督查、税务稽查等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且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给塑料企业尤其是进退两难的再生塑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对于再生塑料行业而言,2018年环保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家环保整顿的推进,各地再生塑料厂家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11年以来,在国内一次次的环保督查活动下,大批企业被关停,再生塑料行业整体开工率持续保持在低位,部分企业生存堪忧,面临转型。
自“禁废令”正式实施之后,进口再生料形势愈加严峻。国家在《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中明确规定只有热塑性下脚料、边角料和残次品可进口。据统计,2017年中国废塑料进口数量为583万吨,同比下降20.7%,进口金额为3260283千美元,同比下降11.8%。在国家倡导环保生产的背景下,后期政策的执行程度或将持续加大。
如果说环保整顿关停了小型工厂与家庭作坊,“禁废方案”则直接影响了大型再生颗粒工厂的货源,整个进口废塑料再生造粒产业可能因此而前路渺茫。生活源类废塑料已经在2017年年底被禁止,而工业源类的也将在2018年底彻底禁止。这就意味着国内长期进口废碎料的历史将被终结,几百万吨的原料缺口需要寻找新的方向。
国家限制废塑料进口势不可挡,再生塑料产业的崩盘,使得原料涨价成为一种趋势,缺货成为了常态。今年我国再生塑料综合开工率仅有三成左右,相应供应方面也长期处于偏紧状态,从而导致国内在新料价格持续走低的压力下,再生料价格仍然僵持难下。同时,国内再生料需求欠佳,市场行情偏淡,生产需求或将持续减少。例如,PE、PP、PVC、ABS、PS、PET等再生塑料原料市场近期交投平淡,大部分再生塑料厂家不得不心态谨慎,纷纷退市观望。
纵观行业所处背景,再生塑料行业目前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一方面在国家禁废政策影响下,再生塑料价格上涨,厂家货源供应偏紧;另一方面再生料生产消耗减少、需求欠佳,整个再生料行业急需打破进退两难的市场僵局。
目前,长期从事再生料进口的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东南亚市场,而部分专做进口毛料的生产厂家已经悉数出货,转型其他行业。行业人士表示,在未来,国产料或将占据大部分市场,园区化生产将是发展大趋势,而再生塑料产品价格也将一路走高,新旧料价差将继续缩小,部分厂家或将会转向新料需求。
然而,目前国产料质量相对较差、产量较少且供应不足,还不能完全替代进口料满足国内再生领域的需求。且国内回收系统仍不完善,各种短板尚存。业内人士预计,继2017年最严环保年之后,2018年废塑料进口量难有较大突破。
诚然,我国再生塑料行业虽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突破,可是在环保这条道路上依旧面临着不少挑战。作为循环产业的一部分,国家层面自然是支持倡导的,但环保生产、不危害环境是首要前提。鉴于此,从事再生行业的企业,无论在国内生产,还是国外进口再生塑料,都需要按照规程操作,在完善各种环保证件的同时,加速技术和设备的创新升级,使得再生塑料生产向规模化、规范化转型,从而推动行业新秩序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再生塑料行业真正做到绿色循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