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到近日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座谈会,“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被频频强调,这意味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求受到压制以及严重的过剩产能对困境中的煤炭行业形成双重压力,倒逼产业加快“供给侧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发展高度依赖煤炭,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列入“十三五规划”的任务目标,这对于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节能协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房庆表示,控制煤炭消费量与我国的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国策密切相关。煤炭的消费和生产必然要受到红线的约束。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到2020年,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然而,据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66%,这与“十三五”末“62%”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国家调控能源消费总量,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需求增速放缓将成为一种常态。当前,煤炭行业本身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困境,煤价跌势难止,全行业大面积亏损严重。
1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376元/吨,继续刷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较年初高点几乎“腰斩”。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经初步季节调整,2015年三季度,煤炭产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60.2%,连续14个季度呈现同比下降趋势;销售利润率为1.3%,比全部工业平均利润率低3.9个百分点。产能严重过剩是导致业绩惨淡最主要原因之一。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累计生产原煤30.45亿吨,其中10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1695万吨,环比增加1.37%,这是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增长,且增幅有所扩大。
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报告中,煤炭库存已经连续45个月超过3亿吨。“黄金十年”煤炭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加剧了化解过剩产能的难度。截至2014年底,累计新增煤炭产能3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超过10亿吨,一些地方和煤炭企业违法违规建设生产和超能力生产等问题十分严重。
专家认为,生态环境的红线约束加上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将倒逼煤炭行业加快“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要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使“黑煤”变“绿煤”。
鉴于未来一个时期,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十三五”期间,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将是煤炭产业突出重围的一大出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申宝宏坦言,“过去、现在和将来,煤炭是可持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廉价、最可靠,而且可以实现清洁绿色生产消费的能源。煤炭的本身它是黑的,但是如果利用好了,它是完全可以清洁的。煤炭工业也要由单纯追求产量的粗放式开采转变成为安全高效绿色的科学开采,走科学化的开采道路。”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此前召开的2015国际煤炭峰会上就曾表示,虽然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但煤炭需求总量还将保持适度增加,特别是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