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求职为淘职
淘职和求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淘职者大多是具有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的资深职场人,这是淘职的前提条件。不过,淘职或求职并不完全取决于谈判资本,也与职场人的主观态度有关。中华英才网曾做过一项调查,随着90后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年轻人比80、70后更加注重个性发展。他们的就职并不满足于“端一个饭碗”或“谋一份生计”,因此,淘职更加适合他们的职场文化。
年轻一代的“淘职文化”也许会被70、60后的职场人视为“眼高手低”,事实上却并非完全如此。在广州某民营动漫公司工作的小王告诉记者,在他们公司,普通动漫编辑月薪仅3000多元,工作并不轻松,但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同事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却是放弃了公务员、国企的工作机会而来的。
“他们更加尊重自己的特长和选择,看重长远前景,而且也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动漫编辑,十分勤奋,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眼高手低。”小王说。相反,年轻一代的“淘职”而非“求职”的态度,作为思维的转变,去除了畏缩、盲从,无疑是一件好事。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也是有主见、有计划的表现。
从公司员工到合作伙伴
如果说一纸劳动合同买卖的是劳动力,淘职的择业方式则是从买方市场转移到卖方市场。在就业竞争依然激烈的今天,单谈卖方市场似乎太奢侈了。不过,具体问题还应具体分析。人才市场整体存在一个金字塔结构,需求市场也有一个金字塔结构,但是两个金字塔并不重合。这是不少人力资源专家的共识。
某方面的人才供过于求,某方面的人才求过于供。淘职者需要做的就是成为求过于供的人才。
当然,什么人才求过于供,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都会发生变化。淘职者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紧跟市场需求,在自己的领域内,适时变通,才能永葆淘职的资本。从“公司员工”转变成“公司合作伙伴”,与雇主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提高自己的不可取代性,才有可能成为核心人才,从而处于主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