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431-80514816 入网指南|联系我们|发布求购

热门关键词造粒机 / 聚乙烯 / 再生料 / 模具 / 助剂 / 原料 / PE / PP / ABS / 塑料机械 / 挤出机 / 破碎机
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
来源:亚洲塑料网 日期:2015-06-23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用全球少有的加速度驶入世界的第一阵营,成为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载体。
 
    新能源汽车发展凸显中国制造强国决心
 
    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蓝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信息部主任沈承鹏认为,其中提出的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词,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将其解读为我国未来十年乃至三十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纲领恰如其分。
 
    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公司之一,英飞凌中国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徐辉认为,政府一系列发展策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言颇具亮点。目前电动汽车领域中,电机、电控、电池的本土生产制造和设计能力都不落后于国际水平持平,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自主研发最好的体现。
 
    沈承鹏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为目前业界还在争论不休的“新能源汽车是不是我国汽车发展方向”的问题打上了句号,也给了已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的企业定心丸。
 
    记者从北京、深圳多家新能源车企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热销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都供不应求,很多工厂都已满负荷生产,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传统车领域国外有着百年发展历史,我国 超车 难度太大。”北汽新能源汽车总经理郑刚说,“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都是5年前起跑,特别是纯电动技术路线,完全抛弃对我国产业软肋的依赖,所以最具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关键技术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挑战
 
    当下我国新能源车企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但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在面临的引导消费、充电设施、核心技术等众多挑战中,技术仍然是最让人揪心的。
 
    专家指出,要想让新能源汽车成为制造强国的载体,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关键技术仍需突破。例如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电子模块,国内少有厂商能量产,因此国内主流的整车厂商,都在采用外国产品。
 
    此外,新能源汽车对半导体的要求明显提高。根据英飞凌提供数据,2015年全球平均每辆车的半导体元件成本,混合插电和纯电动汽车接近700美元,是普通车的两倍多。然而,我国的芯片进口量大已是不争事实,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含量大幅增加,给制造强国大战略提出了挑战。
 
    同时,智能制造水平也是产业短板。郑刚说,近年我国汽车大规模流水线制造水平已和国外接近,但智能制造差距还很大。徐辉认为,要达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还需在生产、系统调试、零部件生产等环节,都达到智能化生产,这仅是最基本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发展留有巨大想象空间
 
    自主研发是挑战也是机遇,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问题将给中国制造强国带来重要启示。
 
    据了解,无论是联网化还是车内娱乐系统,我国研发和生产能力都无疑是全球最强的,因此这将成为中国超越全球汽车行业的突出亮点。徐辉说:“车厂应该更加坚决地走自主研发的路线,如果总以国际厂商为主导,会渐渐分散弱化技术水平。”
 
    沈承鹏表示,《中国制造2025》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等都占有很大篇幅。其中,作为智能制造的产品和信息化的承载平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然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它承载着智能制造、互联网和信息化,并将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相结合,共同发展。
 
    沈承鹏说,《中国制造2025》的描述,给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一个很准确的定位,也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当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上一条:矿业整合料提速 矿产行业整合开始加速
下一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启动农业法执法检查
免责声明: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邮箱:slceoo@163.com
服务热线:0431-80514816  81324678    电子邮件:slceoo@163.com
在线交流:      在线交流:  给我发消息  1277319168 

Copyright © 2010-2019 slce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吉ICP备17003215号-1